PBM對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消腫影響
1. 顯著控制腫脹:PBMT 將術後第 6 天的腫脹惡化度從 15% 降至 1.5%,控制效果是標準照護的 10 倍,成效極為顯著。
2. 提升早期活動能力:PBMT 組術後第 6 天的步行距離提升近 70% (27 vs 16 公尺),顯示患者能更早下床活動,功能恢復更快。
3. 安全且非侵入性:此療法為非侵入性物理治療,無須打針用藥。研究中未發現任何副作用,證實其安全性。
4. 對疼痛與活動度影響不大:兩組在疼痛分數與關節活動度上無顯著差異,推測是因現行標準照護已相當有效。
5. 明確的輔助價值:PBMT 的定位是「輔助工具」,並非取代現有復健,能與術後加速康復療程 (ERAS) 結合,提供額外助益。
6. 待更大規模驗證:本次研究成果正面,但因樣本數較小,仍需更大規模的試驗來驗證,才能成為標準化治療。
光生物調節療法 (PBMT)
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腫脹與恢復的影響
此報告旨在解析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的關鍵成果,探討光生物調節療法 (PBMT) 作為一項創新的輔助治療,如何幫助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更快適地恢復。
術後恢復的挑戰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TKA) 雖然是治療嚴重關節炎的有效方法,但術後的嚴重腫脹與不適,往往成為患者早期復健的一大阻礙,進而延長了整體的康復時間。
傳統的消腫方法如冰敷、抬高患肢等效果有限,醫學界一直在尋找更有效的輔助療法。
創新的解決方案:PBMT
光生物調節療法 (PBMT)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技術,利用特定波長的紅光或近紅外光照射組織,以達到減輕發炎、水腫,並促進血液循環與傷口癒合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驗證 PBMT 是否能安全且有效地改善 TKA 患者的術後恢復品質。
研究設計
這項研究採用了高可信度的「隨機臨床試驗」設計,將 30 位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以進行直接比較。
標準照護組 (15人)
此組患者接受醫院標準的術後照護流程,包含復健運動、疼痛管理與常規護理。
PBMT 治療組 (15人)
除了標準照護外,此組患者從術後第一天至第五天,每天額外接受 60 分鐘的 PBMT 治療。
核心發現:數據對比
研究人員對兩組患者在術後第 6 天的恢復情況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PBMT 組在關鍵指標上表現出顯著優勢。
指標一:術後腫脹控制
以「生物電阻抗下降幅度」評估,下降越多表示腫脹越嚴重。
指標二:早期活動能力
以「兩分鐘步行測試」的距離評估,走得越遠表示功能恢復越好。
指標三:疼痛與關節活動度
此兩項指標在兩組間未見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疼痛分數 (VAS)
2.9 vs 2.7
標準組 vs PBMT組
關節活動度 (aROM)
61.3° vs 68.3°
標準組 vs PBMT組
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醫院標準的疼痛管理與復健流程已相當有效,從而掩蓋了PBMT可能帶來的額外益處。
研究結論與臨床意義
綜合所有數據,本研究證實光生物調節療法 (PBMT) 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它不僅能顯著減少術後腫脹,更重要的是,這種改善能直接轉化為患者早期行走能力的提升。
論文資訊
本報告的內容主要基於以下文獻。如果您希望深入閱讀原始研究,可以參考這些資訊。
論文名稱:
The Impact of 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 on Swelling Reduction and Recovery Enhance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作者:
Wei-Tso Chia, Tze-Hong Wong, Fu-Shan Jaw, and Hsiang-Chieh Hsieh
期刊:
Photobiomodulation, Photomedicine, and Laser Surgery (2025)
PMID: 3978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