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M對剖腹產術後恢復之影響
1. 顯著且持續的疼痛緩解:治療組在術後各階段的疼痛感均遠低於對照組,止痛效果立即且持久。
2. 止痛藥物需求大幅降低 73%:治療組的止痛藥用量僅為對照組的27%,大幅減少了藥物依賴與副作用。
3. 傷口癒合速度顯著加快:傷口拆線時間平均提早超過5天,證明雷射能有效促進組織修復。
4. 幾乎完全消除術後併發症:術後疼痛、出血與腫脹等常見併發症的發生率,在治療組幾乎降至零。
5. 有效抑制初期發炎反應:初期組織腫脹的發生率從70.8%大幅降至27.5%,有效調控術後發炎。
6. 延長術後初期舒適時間:首次需要使用止痛藥的時間延長超過兩倍,提供了更長的初期無痛恢復期。
剖腹產術後恢復的挑戰
術後疼痛是剖腹產產婦首要面臨的問題。它不僅延遲恢復、妨礙照顧新生兒,更可能增加血栓、甚至產後憂鬱的風險。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來控制疼痛並加速癒合,對產婦的福祉至關重要。
研究方法與設計
這項前瞻性的雙盲臨床研究共納入240名接受剖腹產手術的婦女,並將她們隨機均分為兩組。
LLLT 治療組 (120位患者)
於術後在手術切口處接受低能量雷射療法(810奈米波長)照射。
安慰劑對照組 (120位患者)
在相同條件下,使用外觀相同但未發出雷射光的儀器進行安慰劑(假性)治療。
研究結果總覽
數據顯示,兩組在所有關鍵的恢復指標上都存在顯著差異。
疼痛與緩解分析
LLLT 提供了更佳且更持久的疼痛緩解效果,大幅減少了對止痛藥物的需求。
止痛藥總使用量 (毫克)
減少 73%
LLLT 組: 263mg vs. 對照組: 989mg
首次使用止痛藥時間
延長 2.1 倍
LLLT 組: 182.5 分鐘 vs. 對照組: 85 分鐘
術後疼痛指數趨勢 (1-10分)
癒合與恢復分析
此療法在加速自然癒合過程及減少初期發炎方面,展現了卓越的能力。
傷口拆線時間 (天)
出現初期組織腫脹的患者比例
術後併發症分析
LLLT 幾乎完全消除了在對照組中常見的術後併發症。
回報併發症的患者百分比
明確的結論
研究結果強烈支持使用低能量雷射療法作為一種安全、非侵入性且高效的剖腹產術後護理程序,其核心優勢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顯著減輕疼痛感
立即且持續地降低疼痛指數,有效提升產婦在整個恢復期的舒適度。
大幅減少藥物需求
有效降低對止痛藥的依賴(減少73%),從而避免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加速傷口癒合過程
促進組織修復,使拆線時間平均提前超過5天,幫助產婦更快回到正常生活。
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
幾乎完全消除了疼痛、出血、腫脹等常見併發症,確保恢復過程更順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