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LLLT治療腕隧道症候群(CTS)的效果3
https://www.muxin.com.tw/ 沐欣國際有限公司
首頁 核心技術與文獻探討 光生物調節 疼痛管理 LLLT治療腕隧道症候群(CTS)的效果
30

LLLT治療腕隧道症候群(CTS)的效果

1.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低能量雷射療法 (LLLT) 對腕隧道症候群 (CTS) 患者的臨床症狀、神經電生理功能及超音波結構指標的治療效果,為保守治療提供實證。
2. 採用高標準的雙盲、前瞻性、隨機、安慰劑對照設計,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與客觀性,減少偏差。
3. 共招募 42 名輕度至中度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平均年齡 50.4 歲),隨機分為 LLLT 治療組 (22人) 和安慰劑組 (20人),兩組均佩戴腕部矯形器。
4. LLLT 組在疼痛、Phalen氏徵陽性、症狀嚴重度量表 (SSS) 及功能狀態量表 (FSS) 上均顯示顯著改善,優於安慰劑組。
5. LLLT 組的神經傳導速度 (SCV) 顯著加快,正中神經橫截面積 (CSA) 顯著減少,且血管化程度顯著降低,證明神經功能與結構均有改善。
6. LLLT 被推薦為一種有效且非侵入性的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選擇。未來研究應聚焦於最佳治療參數和長期療效評估。

低能量雷射療法 (LLLT) 治療腕隧道症候群 (CTS) 效果

本研究總結了一項雙盲隨機對照研究的結果,旨在評估低能量雷射療法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臨床、電生理及超音波指標的影響。透過視覺化數據和清晰的解釋,讓您深入了解 LLLT 的潛在療效。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核心目標是深入探討低能量雷射療法 (LLLT) 對腕隧道症候群 (CTS) 患者的治療效果。我們旨在透過嚴謹的科學方法,評估 LLLT 在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神經電生理功能以及超音波下觀察到的神經結構變化方面的潛力。最終,為 CTS 的保守治療提供更多具備實證基礎的治療選項。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高標準的雙盲、前瞻性、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確保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研究於 2015 年 1 月至 8 月期間進行。

治療與評估流程

患者在接受 15 次治療前後進行了詳細的評估(雷射波長為 670 nm,每次治療在腕隧道處總能量為 4 J)。追蹤參數涵蓋了多個維度,以全面了解治療效果:

  • 臨床評估: 採用標準化的波士頓腕隧道症候群問卷 (BCTQ),包括症狀嚴重程度量表 (SSS) 和功能狀態量表 (FSS),以量化患者的感受和日常活動能力。
  • 電生理學評估: 透過神經傳導研究,精確測量感覺傳導速度 (SCV) 和感覺神經動作電位振幅 (SNAP),以評估神經的電生理功能。
  • 超音波評估: 利用超音波技術,客觀測量正中神經橫截面積 (CSA)、血管化程度(透過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扁平比 (FR) 和屈肌支持帶的掌側弓度 (PBFR),以觀察神經的形態學和血流變化。

參與者

患者招募與分組

共招募了 42 名輕度至中度腕隧道症候群患者(7 名男性,35 名女性;平均年齡 50.4 ± 8.7 歲;範圍 32 至 65 歲)。患者被隨機分配到以下兩個治療組:

  • 主動 LLLT 組 (治療組,n=22): 接受低能量雷射療法,每個疼痛點接受 0.8 J 的能量。
  • 安慰劑 LLLT 組 (對照組,n=20): 接受外觀與 LLLT 相似但無實際能量輸出的安慰劑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兩組患者在研究期間均佩戴中性腕部矯形器,以控制其他潛在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

以下圖表直接呈現了 LLLT 治療組與安慰劑組在治療前後的關鍵結果比較,讓您能直觀感受兩種干預措施的差異。

臨床症狀改善

此圖顯示治療前後,兩組患者出現各症狀的百分比變化。較低的百分比表示症狀有所緩解。

LLLT 組: 夜間感覺異常 (p=0.008), 疼痛 (p=0.031), Phalen氏徵陽性 (p=0.031) 均顯著改善。
安慰劑組: 夜間感覺異常 (p=0.031) 顯著改善,疼痛 (p=0.500) 和 Phalen氏徵陽性 (p=0.250) 無顯著改善。

功能與症狀評分

分數越低,表示症狀越輕、手部功能越好。p值顯示變化是否具統計顯著性。

LLLT 組: SSS 從 2.5 → 2.0 (p < 0.001), FSS 從 2.4 → 2.0 (p < 0.001) 均顯著改善。
安慰劑組: SSS (p=0.947) 和 FSS (p=0.500) 無顯著變化。
結論: LLLT 組在 SSS 和 FSS 上均有顯著改善,而安慰劑組則無顯著變化。

神經傳導速度 (SCV)

此圖顯示兩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變化。速度越快表示神經功能恢復越好。

LLLT 組: 掌腕SCV (p=0.008), 第三指腕SCV (p=0.030) 均顯著改善。
安慰劑組: 掌腕SCV (p=0.478), 第三指腕腕SCV (p=0.819) 無顯著改善。

神經橫截面積 (CSA)

此圖顯示兩組神經橫截面積 (mm²) 的變化。面積減小通常表示神經腫脹與壓迫有所緩解。

LLLT 組: CSA 顯著減少 (p<0.001)。
安慰劑組: CSA 無顯著變化 (p=0.907)。

神經血管化分級

此圖顯示兩組以彩色都卜勒超音波評估的血管化等級分佈。等級範圍為 0 到 3,其中 0 表示無都卜勒信號,等級越高表示血管化程度越高,可能與發炎程度相關。等級降低通常表示發炎情況改善。

LLLT 組: 血管化顯著減少 (p=0.021)。
安慰劑組: 血管化無顯著變化 (p=0.640)。
結論: 等級 0 的患者比例越高,表示血管化程度越少,通常暗示著發炎反應的減輕和神經狀況的改善。LLLT 組在治療後等級 0 的患者比例顯著增加,表明其血管化程度有所降低。

研究總結

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低能量雷射療法 (LLLT) 能顯著改善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臨床症狀、神經功能和超音波結構指標。

LLLT 是一種有效、安全的非侵入性治療選項。

結論

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超音波數據,證明了 LLLT 在改善 CTS 方面的療效,同時也觀察到臨床和電生理學的改善。LLLT 可能被推薦作為 CTS 保守治療的一種替代物理治療方式。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確定 LLLT 治療 CTS 的最佳波長、功率和解剖應用,以及長期治療結果。

論文資訊

本報告的內容主要基於以下文獻。如果您希望深入閱讀原始研究,可以參考這些資訊。

論文名稱:Ultrason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outcome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reated with low-level laser therapy: A double-blind,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study

作者:Merve Nalbant, Oya Ümit Yemişci, Selin Özen, Şehnaz Tezcan

期刊:Arch Rheumatol 2022;37(1):19-30

PMID:35949869

DOI:10.46497/ArchRheumatol.2022.8605

本資訊圖表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1669796